一、基本情况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实施工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定位是: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结合学校实际,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实践教学、科技竞赛、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
二、部门职责
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实施工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创新素质教育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整合全校实践教学资源,以全校学生实践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学校的工程实训、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创新实践教育,努力打造面向全校的、服务于人才工程素质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训练的工程训练平台。同时,兼顾着师生职业素质培养、全校设备维修等职责。
三、领导分工
工程训练中心设有主任一名。
主任主持中心全面工作,主要负责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中心发展、项目设计、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等。
四、机构设置
工程训练中心设置综合办公室、教学培训部、创新实践部、文化体验中心、科研技术部四个部门。
五、党组织设置
教务处第二党支部,共有党员13名,支部书记于涛、纪检委员毕延刚、组织委员李伟东、宣传委员张艳艳。
六、历程概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06年1月,是校(院)服务支部门,归口教务处。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结合我校办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
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始于1965年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建立的金工实习厂,1970年改为山东省革委会轻工业局实验厂,实行以厂办学。先后生产过铣削动力头、香烟条包机、压滤机、纸箱硬度仪等产品,是轻工业部机械产品定点生产厂家。
七、资源概述
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面积7100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869台(套),资产总值1731.56万,包括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压力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雕刻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激光雕刻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水陆空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数控剪板机、数控折边机、电炉、交流焊机、等离子焊机、氩弧焊机、二氧化碳保护焊机、创新机器人、啤酒生产和实验设备、电工电子实验设备、现代木工实训设备、陶瓷制作实训设备等。
八、师资概述
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现有科级以上管理人员7人,高级职称人员7人,指导教师20人,外聘指导教师9人。每年完成3000多名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开设的训练项目包括铸造技术、焊接技术、车削技术、铣削技术、刨削技术、数控切削技术、数控雕刻、机械装配、钳工技术、计算机拆装、陶瓷成型技术、电工电子、激光成型技术、3D打印、机器人训练、创新设计等16项。
九、特色发展
围绕服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完成了机械创客空间、电子创客空间、机器人平台、齐工坊、综合创新平台、综合制作平台等创新实践平台,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心建设完成了陶瓷文化体验中心、剪纸文化体验中心、茶文化体验中心、酒文化体验中心、书画文化体验中心等文化体验中心。
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坚持以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指导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以“大工程”的理念,把过去认识实习和动手能力训练为目的的金工实习,提升为有利于课程教学、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服务创业就业、服务人文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工程训练。训练项目从以理、工科学生为主,拓展到文、经、管等全校各专业学生均能选择性参与的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各专业,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先进教学模式。不断增加训练项目,健全教师队伍,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训练目质量,打造学校亮点。通过全体同仁的努力工作,把中心建成一流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