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实施工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定位是: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结合学校实际,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实践教学、科技竞赛、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
二、部门职责
中心以全校学生实践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学校的工程实训、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创新实践教育,努力打造面向全校的、服务于人才工程素质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训练的工程训练平台。
三、领导分工
中心设有主任一名。主任主持中心全面工作,主要负责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中心发展、项目设计、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等。
四、机构设置
中心设置综合办公室、实训教学部、创新实践部、文化平台管理部、竞赛管理部五个部门。
五、历程概述
中心始于1965年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建立的金工实习厂,1970年改为山东省革委会轻工业局实验厂,实行以厂办学,是轻工业部机械产品定点生产厂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工程训练中心,2014年12月独立设置,2024年会同我校机械工程学部获评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属校服务支撑部门,归口教务处管理。
六、资源概述
中心建设面积7100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869台(套),资产总值1731.56万,包括一条智能制造产线及车床、铣床、刨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雕刻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激光雕刻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水陆空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现代木工实训设备、陶瓷制作实训设备等。
七、师资概述
中心现有教职员工21人,其管理人员7人,指导教师14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人。每年完成约3500名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开设的训练项目包括铸造技术、焊接技术、车削技术、铣削技术、数控切削技术、数控雕刻、钳工技术、陶瓷成型技术、激光成型技术、3D打印、机器人训练等项目。
八、特色发展
围绕服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完成了机械创客、机器人、齐工坊、综合创新、综合制作等创新实践平台;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心建设完成了陶瓷、剪纸、书画等文化体验中心。
中心坚持以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指导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以“大工程”的理念,把过去认识实习和动手能力训练为目的的金工实习,提升为有利于课程教学、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服务创业就业、服务人文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工程训练。实训项目从以理、工科学生为主,拓展到文、经、管等全校各专业学生均能选择性参与。
中心以实践教学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为重点,不断完善实训教学体系,丰富实训教学项目与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教学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推动校(院)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助力校(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工程专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