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程 训 练》(一)
(机械类和近机类工科专业)
课 程 名 称:工程训练1
英 文 名 称:Engineering Training1
课 程 编 号: 实 验 课 性 质:独立
课 程 负 责 人: 开放实验项目数:12
大 纲 主 撰 人: 大 纲 审 核 人:
一、学时、学分
学时:160 (四周)
课程总学分: 6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实践课。是金工实习的扩充和提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掌握金属加工、材料成型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简单零件加工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创新件的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在劳动观点、遵守安全技术操作等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为学习《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训练
1)铸 造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
③ 了解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④ 了解型芯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
⑤ 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及造型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⑥ 了解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⑦ 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
⑧ 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了解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⑨ 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
⑩ 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掌握手工两箱造型的操作技能,并能对铸件初步进行工艺分析。
2)锻 造 与 冲 压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锻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常见加热缺陷,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锻造加热炉的大致结构和操作,锻件冷却的方法。
③ 了解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了解轴套类和盘盖类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
④ 了解胎模锻的工艺特点和胎模结构。
⑤ 了解锻造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锻造基本工序。
⑥ 了解常见锻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⑦ 了解锻造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⑧ 了解板料成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⑨ 了解数控冲压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数控系统;板料数控冲压工艺实验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方法。
⑩ 解板料成型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基本技能
① 掌握简单自由锻锻件的操作技能,并能对自由锻锻件初步进行工艺分析。
② 运用CAD/CAM系统自行创新设计工件。
③ 熟悉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数控转塔冲床的结构、操作原理,初步掌握操作方法。
④完成自行创新设计的一小型工件的制作,在折、剪、冲三台数控机床上完成。
3)焊 接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手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使用。
③ 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的性能特点。熟悉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及其含义。
④ 了解常用焊接接头型式和坡口型式。了解不同空间位置的焊接特点。
⑤ 熟悉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⑥ 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及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和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
⑦ 熟悉氧气切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
⑧ 了解其它常用焊接方法(氩弧焊、气体保护焊、点焊、缝焊等)的特点和应用。
⑨ 了解熔化焊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⑩ 了解焊接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能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及调整火焰,独立完成手弧焊、气焊的平焊操作。
4)热处理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常用钢铁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选用。
② 了解热处理的作用及钢的常用热处理方法。
③ 了解硬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基本技能
能对45钢试件进行正火、淬火和回火(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实测45钢试件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后的硬度值。
5) 机械加工(车、铣、刨)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② 熟悉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用途及传动系统。了解通用车床的型号。
③ 熟悉常用车刀的形式和结构,车刀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几何角度及其作用。了解对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④ 了解盘盖类、轴套类零件装夹方法的特点及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
⑤ 掌握车外圆、车端面、钻孔和镗孔的方法。
⑥ 了解切槽、切断和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锥面、成形面、螺纹的方法。
⑦ 了解常用铣床和刨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及常用铣刀和机床附件的结构、用途及简单分度的方法。
⑧ 了解铣削、刨削、磨削、制齿加工的加工方法。
⑨ 了解切削加工常用方法所能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和粗造度Ra值范围及其测量方法。
⑩ 了解机械加工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① 掌握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能按零件的加工要求正确使用刀具、夹具、量具,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
② 熟悉铣床、刨床、磨削、制齿加工的操作方法。
③ 能对机械加工工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
6)钳 工 及 装 配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钳工在机械制造、装配及维修中的作用。
② 掌握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
③ 了解刮研的方法和应用。
④ 了解钻床的结构组成、运动和用途,了解扩孔、铰孔和锪孔的方法、特点。
⑤ 了解机械零件、部件的基本知识;了解装配工艺、装配工具和装配方法的基本知识。
(2) 基本技能
① 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钳工作业件
② 掌握装拆简单部件的技能。
2.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1) PRO/E实体设计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PRO/E实体设计的基本操作.
② 掌握PRO/E实体设计基础特征的相关知识。
③ 掌握PRO/E实体设计工程特征的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
① 掌握PRO/E实体设计的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和混合特征。
② 能够独立完成基础特征建模操作。
③ 能够独立完成工程特征的建模操作
2)数控车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车床、全功能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工艺特点及其布局和用途。
② 了解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③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④ 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⑤ 熟悉并掌握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2) 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与维护数控车床,能加工一般的轴类或盘套类零件;完成给定毛坯的零件的创意设计、编程、工艺分析并加工出合格零件。
3)数控铣
(1) 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铣床、数控雕铣机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加工工艺特点及其布局和用途。
② 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② 熟悉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与维护数控铣床,能加工简单零件;完成给定毛坯的零件的创意设计、编程、工艺分析并加工出合格零件。
4)特种加工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了解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加工、
电火花打孔的方法。
② 了解数控线切割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③ 了解激光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
④ 了解上述特种加工机床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⑤ 熟悉上述机床的基本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① 能应用线切割自动编程软件绘制图形、生成代码并传输至数控机床
② 能操作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零件,能进行电火花加工盲孔、超声波套料、激光打标。③ 熟悉并遵守上述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 主要仪器设备
工程训练中心根据教学规模应配备如下主要设备:
1.铸造设备:21套;
2.锻造设备:2台;
3.板料成型 4台
4.焊接设备:30套;
5.热处理设备:2套;
6.机床设备:各类机床40台套;
7.钳工设备:42套;
8.先进制造工艺实验设备:20套。
五、训练内容和学时分配(项目根据专业不同可选配)
实训地点:工程训练中心 | |||||||||
序号 | 训练项目 名称 | 训练内容 | 学时分配 | 实训 属性 | 实训 类型 | 每组 人数 | 实训 要求 | 指导 教师 | 已开/ 未开 |
1 | 铸造 | 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简单的造型、浇铸方法。 | 16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杨芳 | 已开 |
2 | 锻造 | 了解锻造的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12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吴伟 | 已开 |
3 | 板料冲压 | 了解板料冲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4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刘兴国 | 未开 |
4 | 焊接 | 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12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谢亚达 | 已开 |
5 | 热处理 | 了解热处理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热处理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4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杨芳 | 未开 |
6 | 机械加工 | 了解车削、铣削、刨削、磨削、制齿加工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32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84 | 必做 | 李子岩等 | 已开 |
7 | 钳工 | 了解钳工加工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钳工加工的基本方法。 | 24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王玉新 等 | 已开 |
8 | Pro/e实体设计 | 了解数控建模的基本知识,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完成从设计到建模的全过程。。 | 4 | 技术基础 | 设计性 | 21 | 必做 | 曲云山 | 未开 |
9 | 数控车 | 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12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曲云山 | 未开 |
10 | 数控铣 | 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12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刘兴国 | 未开 |
11 | 特种加工 | 了解数控特种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4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刘兴国 | 未开 |
12 | 装配 | 了解机械零件的种类,用途;了解各种零件和机构的装配方法;对隔膜泵进行拆装实习。 | 16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秦保杰等 | 已开 |
序号 | 训练项目 | | 学时分配 | | 每组 人数 |
1 | 铸造 | 6 | 16 | 2 | 21 |
2 | 锻造 | 12 | 21 | ||
5 | 热处 | 4 | |||
4 | 焊接 | 16 | 42 | ||
7 | 钳工 | 4 | 24 | 1 | 42 |
6 | 车 | 4 | 16 | 2 | 42 |
铣 | 8 | 21 | |||
刨 | 8 | 21 | |||
8 | Pro/e | 2 | 4 | 1 | 21 |
11 | 特工 | 4 | |||
3 | 冲压 | 4 | |||
10 | 数铣 | 12 | 21 | ||
9 | 数车 | 2 | 12 | 1 | 21 |
12 | 装配 | 12 | 21 |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项:
(1)技能考核:通过考察操作训练的过程与考核训练件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2)理论考核:通过实习报告和理论考试评定成绩。
具体考核办法祥见有关规定。
七、实训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刘镇昌 《制造工艺实训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7
刘胜青 《工程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二)参考书
1.许本枢 《机械制造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3
2.刘 峰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1
3.邓文英 《金属工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
4.韩国敏 金工实习 山东大学 2001
5.张 毅. 现代冲压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6. 何煜琛 Pro/Engineer野火中文版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工 程 训 练》(二)
(非机械类工科、理科、文理类专业)
课 程 名 称:工程训练2
英 文 名 称:Engineering Training2
课 程 编 号: 实 验 课 性 质:独立
课 程 负 责 人: 开放实验项目数:12
大 纲 主 撰 人: 大 纲 审 核 人:
一、学时、学分
学时:120 (三周)
课程总学分:6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是非机械类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较重要地位的实践课。是金工实习的扩充和提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掌握金属加工、材料成型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简单零件加工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创新件的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在劳动观点、遵守安全技术操作等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并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训练
1)铸 造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砂型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砂型铸造工艺的主要内容。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等)的特点和应用。
③ 了解模样、铸件、零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④ 了解常见铸造缺陷。
⑤ 了解常见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⑥ 了解铸造的安全技术。
2. 基本技能
能独立完成简单铸件手工两箱造型。
2)锻 造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锻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常见加热缺陷及碳素结构钢的锻造温度范围
③ 了解空气锤的大致结构、工作原理,了解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会初步制定简单锻件的变形工序。
④ 了解胎模锻的特点和应用。
⑤ 了解锻造的安全技术。
(2)基本技能
掌握简单自由锻锻件的操作技能。
3)板料冲压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板料成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数控冲压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其数控系统,学习操作方法;
③ 了解板料数控冲压工艺实验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方法;
④ 了解板料成型生产安全技术
(2)基本技能
① 运用CAD/CAM系统自行创新设计工件。
② 完成自行创新设计的一小型工件的制作,在折、剪、冲三台数控机床上完成。
4)焊 接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 了解手弧焊机的种类、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及所用焊机的使用方法。
③ 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和作用、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及含义。
④ 了解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⑤ 了解气焊、气割设备和气焊火焰,了解气割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
⑥ 了解其它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⑦ 了解常见焊接缺陷。
⑧ 了解焊接的安全技术。
(2)基本技能
能独立进行手弧焊、气焊的平焊操作练习。
6.机械加工(车、铣、刨、)
(1)基本知识。
① 熟悉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
② 了解车床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了解常用车刀的型式和结构。
③ 掌握车外圆、车端面、钻孔和镗孔的方法,了解切槽、切断和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锥面、成形面、螺纹的方法,
④ 了解铣削、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
⑤ 了解机械加工的安全技术。
(2)基本技能
① 掌握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熟悉常用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② 能在铣床、刨床上加工简单零件或作业件。
7)钳工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装配和维修中的作用。
② 了解钻床的结构组成和操作方法。
③ 了解划线、攻螺纹、套螺纹、扩孔和铰孔的方法、特点。
④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
⑤ 了解钳工工作的安全技术。
(2)基本技能
① 掌握锯割、锉削、钻孔等基本技能及量具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钳工作业件
② 掌握装拆简单部件的技能。
2.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1)数控车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车床、全功能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及其布局和用途。
② 了解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③ 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④ 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⑤ 熟悉并掌握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与维护数控车床,能加工一般的轴类或盘套类零件;完成给定毛坯
的零件创意设计、编程、工艺分析并加工出合格零件。
2)数控铣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数控铣床、数控雕铣机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加工工艺特点及其用途。
② 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③ 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与维护数控铣床,能加工一般零件;完成给定毛坯的零件的创意设计、编程、工艺分析并加工出合格零件。
3)特种加工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了解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加工、
电火花打孔的方法。
② 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③ 了解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
④ 了解上述特种加工机床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⑤ 熟悉上述机床的基本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① 能应用线切割自动编程软件绘制图形、生成代码并传输至数控机床
② 能操作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零件,能进行电火花加工盲孔、超声波套料、激光打标。③ 并自觉遵守线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3.非金属材料成型技术训练
陶艺
(1)基本知识
① 了解制作陶瓷的工艺过程
② 了解陶艺的各种制作方法
③ 了解练泥机、泥板机、电窑的使用方法
(2)基本技能
① 熟练掌握手工练泥技术
② 基本掌握拉坯技术
③ 能够制作简单作品
四、 主要仪器设备
工程训练中心根据教学规模应配备如下主要设备
1.铸造设备:21套;
2.锻造设备:2台;
3.板料成型 4台
4.焊接设备:30套;
5.热处理设备:2套;
6.机床设备:各类机床40台套;
7.钳工设备:42套;
8.先进制造工艺实验设备:20套。
9.陶 艺: 21台
五、训练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训地点:工程训练中心 | |||||||||
序号 | 训练项目 名称 | 训练内容 | 学时分配 | 实训 属性 | 实训类型 | 每组 人数 | 实训 要求 | 指导教师 | 已开/ 未开 |
1 | 铸造 | 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简单的造型、浇铸方法。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杨芳 | 已开 |
2 | 锻造 | 了解锻造的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吴伟 | 已开 |
3 | 板料冲压 | 了解板料冲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4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 未开 |
4 | 焊接 | 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谢亚达 | 已开 |
5 | 机械加工 | 了解车削、铣削、刨削加工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4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84 | 必做 | 李子岩 等 | 已开 |
6 | 钳工 | 了解钳工加工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钳工加工的基本方法。 | 16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王玉新 等 | 已开 |
7 | 数控车 | 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21 | 必做 | | 未开 |
8 | 数控铣 | 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4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12 | 必做 | | 未开 |
9 | 特种加工 | 了解数控特种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全过程。 | 4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12 | 必做 | | 未开 |
10 | 陶艺制作 | 了解陶艺制作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 未开 |
11 | 机械装配 | 了解机械零件的种类,用途;了解各种零件和机构的装配方法;对隔膜泵进行拆装实习。 | 8 | 技术基础 | 综合性 | 42 | 必做 | 秦保杰等 | 已开 |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项:
(1)技能考核:通过考察操作训练的过程与考核训练件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2)理论考核:通过实习报告和理论考试评定成绩。
具体考核办法祥见有关规定。
七、实训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刘 峰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1
(二)参考书
1.许本枢 《机械制造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3
2.邓文英 《金属工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
3.韩国敏 金工实习 山东大学 2001
4.张 毅. 现代冲压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5.陶艺技法、拉坯技法、简笔图案集
《电子技术训练》
(工科类专业)
课 程 名 称:电子技术训练
英 文 名 称:
课 程 编 号: 实 验 课 性 质:独立
课 程 负 责 人: 开放实验项目数:1
大 纲 主 撰 人: 大 纲 审 核 人: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8 实验学时:
课程总学分: 1 实验学分:1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电子技术训练是工科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电工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其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学会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微、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指标、性能、型号、符号、特点用途。
3.了解钎焊技术、焊料、电洛铁的常识及应用。
4.了解SMT的特点、发展前景、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初步掌握贴装技术和贴装设备的使用。
5.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工作过程,并安装调试较为简单的1~2件电子产品。
三、主要仪器设备
示波器44台,直流电源44台,信号发生器42台,万用表44块,TPE-SYJ手动丝印机1台,SMD-2000A型表面贴片焊接机,TPE-GSZA高速精密台钻4台,TPE-CBJ1剪切机1台,LPM-2005转印机1台,TPE-ZM灯箱1个,焊接工具40套,工作台60个。
四、训练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训地点:工程训练中心 | |||||||||
序号 | 训练项目 名称 | 训练内容 | 学时分配 | 实训 属性 | 实训类型 | 每组 人数 | 实训 要求 | 指导教师 | 已开/ 未开 |
1 | 安全用电 | 安全用电知识 | 2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 必做 | 王世军等 | 未开 |
2 | 电子元器件基础 |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各类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测试等 | 4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 必做 | 王世军等 | 未开 |
3 | 焊接技术 | 学习焊接技术的有关知识 | 4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1 | 必做 | 王世军等 | 未开 |
4 | 贴装技术 | 学习贴装技术的相关知识 | 4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1 | 必做 | 王世军等 | 未开 |
5 | 作业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 晶体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工作过程。焊接技术的实际练习、收音机的安装调试。 | 26 | 技术基础实验 | 综合性 | 1 | 必做 | 王世军 | 未开 |
五、考核方式
(成绩标准100分)
1.线路板上所有元件的焊接质量35%
2.线路板上所有元件的布局质量35%
3.理论试题10题20%
4.实习期间各环节的情况10%
六、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杨兴德 电子技术实习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参考书
1.湖 斌 沈伟荣 无线电识图与电路故障分析入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陈国呈 电力电子电路 科学出版社
3.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电工作业
《科技创新训练与制作》
课 程 名 称: 科技创新训练与制作
英 文 名 称: Engineering Training(Trainig and Fac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g Innovation)
课 程 编 号:70005000 实 验 课 性 质:选修课
课 程 负 责 人: 开放实验项目数:6
大 纲 主 撰 人: 大 纲 审 核 人: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24 实验学时:
课程总学分: 2 实验学分: 1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适用于控制、机械、电气、材料、动力、信息、物理、计算机等专业,二年级以上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利用学生学习过的16位单片机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定时器/计数器;模数转换电路(A/D);数模转换电路(D/A);LCD、LED及时钟模块 ;传感器、机械手、机械臂;简易机器人设计及制作。使学生在熟悉各模块性能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拓展、创新、设计制作。使之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作自己的作品。
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具有汇编语言的编程基础,学习过《16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善于钻研,制作出科技创新产品。
32学时的创新实践技术训练课,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平台进行创新制作;采用开放式DIY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组成团队,自己动手设计、绘图、编程、制作、演示。
四、主要仪器设备
16位单片机实验箱30台;51单片机仿真开发系统2套;电脑20台;
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可编程逻辑器。
机器人配件系统 (AS-Part-B) (AS-Part-C)(AS-Part-R)
NiH蓄电池 24V 288Whr;DC/AC逆变器,ATX250W;
电源直流无刷电机 70W 300RPM 24V两台;
行走装置,顶盘四模块组合结构。
五、训练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 号 | 训练项目 名 称 | 训 练 内 容 | 学时分配 | 实训属性 | 实训 类型 | 容纳人数 | 实训要求 | 指导 教师 | 已开/未开 |
1 | LCD模块实验 | LCD模块编程实验 | 2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必做 | 王毅 | 未开 |
2 | LED模块实验 | LED模块编程实验 | 2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必做 | 王毅 | 未开 |
3 | 时钟实验 | 时钟模块实验 | 2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必做 | 王毅 | 未开 |
4 | 机器人 | 机器人视觉、传感、机械、运动机构设计 | 4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必做 | 王毅 | 未开 |
5 | 机械手 | 机械手、机械臂演示实验 | 2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选做 | 王毅 | 未开 |
6 | 科技创新制作 | 自己设计制作机电一体化作品 | 12 | 专业类 | 设计性 | 7 | 必做 | 王毅 | 未开 |
六、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 30%
科技创新论文 20%
制作作品及演示 40%
心得体会 10%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 教科书
1.雷思孝 单片及原理及实用技术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2004.1
2. 宗光华 机器人创意与制作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5
(二)参考书
1.李晶皎 嵌入式语音技术及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 北京北航大学出社 2003.11
2.王元庆 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5
《16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16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英文名称:Design of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16-Bint Single Chip
课程编号:70009000 实验课性质:选修课
课程负责人: 开放实验项目数:4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10学时
课程总学分:2个 实验学分:1个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合自动化、测控、生医、机械自动化、计算机、能动、物理等专业,二年级及以上同学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16位单片机精简开发板的课程讲解,让学生掌握16位单片机所具有的储存、记忆、语音等处理功能,掌握其编程简易、擦写方便、在线调试等特点及独具的语音特色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单片机应用、拓展、开发与创新。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C语言基础或汇编语言基础(有相关的单片机知识更佳)。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主要仪器设备
凌阳16位单片机配套实验箱30套、编程用电脑10台、稳压电源2台、示波器1台
(待配备设备)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毫伏表、高频毫伏表、普通频率计
五、训练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 号 | 训练项目 名 称 | 训 练内 容 | 学时分配 | 实训 属性 | 实训类型 | 每组人数 | 实训要求 | 指导教师 | 已开/未开 |
1 | 单片机IO口的控制操作 | 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实现对IO口的控制 | 10 | 技术(专业)基础类 | 设计性 | 2 | 熟悉单片机口的控制使用 | | 未开 |
2 | 定时器TimerA/B | 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实现对定时器的控制 | 6 | 技术(专业)基础类 | 设计性 | 2 | 熟悉单片机定时器的控制使用 | | 未开 |
3 | 中断操作 | 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实现对定时器的控制 | 6 | 技术(专业)基础类 | 设计性 | 2 | 熟悉单片机各种中断的控制使用 | | 未开 |
4 | A/D转换 | 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实现对定时器的控制 | 10 | 技术(专业)基础类 | 设计性 | 2 | 熟悉掌握A/D转换模块的实用 | | 未开 |
六、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 30%
作品设计制作考评 40%
作品论文 20%
心得体会 10%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书名:《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
编者:罗亚非等
出版社:北航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
(二)参考书
1. 书名:《PIC单片机原理》
编者:李学海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