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工程训练中心可持续发展----傅水根教授

发布者:工程训练中心发布时间:2015-01-24浏览次数:23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中心”的建设要在新的基础上谋求转型发展。傅教授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进入本世纪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意见》不仅指出了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系列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如果我们针对现状,深入、系统、冷静地分析一下,也不难发现,处于迅速发展中的训练中心,虽然已经成为贯彻高等工程教育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中依然存在着8个方面重要的转型问题:即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课程建设、潜力发挥、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科研提升、重点方向等的转型。

    傅教授还说:训练中心工作的进一步转型已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那么,训练中心究竟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他认为,应该向着以建设工程训练系列课程为主,科研和教研为辅的方向发展,即向着“工程训练+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方向发展。

    傅教授指出:为了配合训练中心的战略转型,需要对以下4方面的转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1)工程训练的观念转型大学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但必须清楚,大学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是培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设计型研究型和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达成培养目标的引导。因此,工程训练需要进一步看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不同学科学生实现工程认知和工程通识的重要性。

   2)师资队伍的能力转型对于教师需要形成一支三师型的师资队伍以便根据工作需要承担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指导)、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任务。对于学位层次和知识结构得到提升的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承担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项目指导)和技术开发(设计、制造)任务。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适应中心转型的工作需要。

   3)训练内涵的方向转型训练中心的转型,离不开那些行之有效的基础性训练。但是,以当前单机训练和工艺训练为主的训练方式应逐渐向以工程项目驱动为主流的教学方式转变。这样就可像国外顶尖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师资队伍那样,在需要的时候,实现较大数量的工程和研究型项目指导,以较多类型的综合型项目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系统思维的方法、综合工程能力和培养质量。

   4)训练环境的准企业转型目前有的训练中心其训练环境愈来愈像理科的实验室他认为这不应该是工程训练中心的理想教学环境诚然理科实验室的优点应该学习但训练中心的实践教学环境则更应该突出现场、突出训练,突出实践,突出一线,突出基层,应该向模拟企业或模拟工程的方向发展,或者应该向准企业、准工程的方向发展。中心的整体教学环境看起来应该有点像企业,有点像工程,有点像在做项目,而不是在整体上像穿白大褂的理科实验室。

    我国的训练中心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实现以上各种转型,必须紧紧依靠中心的内在力量。但是,只靠中心的内在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靠学校领导集团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集团重视了,决心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这样,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中心优质实践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长期制约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由注重科学知识的理科模式转变为重视实践教育的工科模式才可望解决。